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 196 章 196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所以他只坚持了两天,就找上了阿勒同,说要帮忙重新规划你的四海行会”

    武媚娘听着李清月将这番从选址到坑人的趣事在朝会之后说给她听,笑了半晌。

    一想到阎立本居然是私下与负责建造之人联络,在今日朝会散去时,还能与阿菟温和有礼地打招呼,便觉得对方当真有些不容易,还能被称一句心性坚定。

    但她的这份同情大概也没持续多久,就已变成了看戏的兴致。

    武媚娘接过了宫人递来的热汤轻啜了一口,“南朝梁画师张僧繇画过一幅画,名为醉僧图,将僧人醉酒姿态画得惟妙惟肖,流传到今时,常常被道士用于嘲讽僧人,早两年间在长安城里还引起过风波。僧人们一怒之下凑了几十万钱,请阎大匠绘制了一幅画,名为醉道士图,用来吵回去。可惜阎大匠为了防止因此惹祸上身,将这笔画资基本都捐给了道观寺庙,要不然他还能搬个居所,免得受你那招财塔的荼毒。”

    几十万钱,在长安买个寻常面积的宅子,那是足够了。

    李清月答道“正因为如此我才确定他人品端正,想出这等委托办法嘛。”

    阎立本若是个奸诈之徒,光靠着丑东西摆在眼前,也未必就能让他上钩,可谁让他不是呢

    “不过阿娘放心吧。”李清月卖乖道,“我也不会让他吃亏太多的,这协办设计的经费我已令阿勒同送到他府上了,只是希望他能将采购木料的渠道多告知几条罢了。您别看这四海行会今日还只有个起步雏形,但我对它还是寄予厚望的。”

    所以这其中稍能节省出来一点成本都很要紧,毕竟,这些钱都会变成随后的本钱投入。

    唉,谁让她在辽东的金矿产出还要再晚上一些才能注入行会中,眼下所用的,可都是她凭借着战功换回来的赏钱

    想想都很是不容易。

    什么抠门,她这个明明就叫做精打细算。

    “而且我让阿勒同在阎大匠面前拿出来的那套说法,其实也不完全是假话吧。”

    那个在描述中都很炸裂的招财塔,她是肯定没打算建的,要不然长安城里双塔相对,一个是佛门圣地,一个是长安城中的笑柄,那还得了

    她丢不起这个脸。

    但她想让这四海行会成为长安西市扩展出来的重要组成部分,让其成为长安最西面的地标之一,也让这行会不仅限于收容出宫的宫女,不仅限于作为一处商业据点,却

    都是实话

    若这丰邑坊能凭借着四海行会的发展,于长安城中声名鹊起,临近的长寿坊地位想必也能随之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那也算是她给阎立本的一出回馈了,不是吗

    不过李清月不知道的是,她还没将这些话当做大饼画在阎立本的面前,就已有另一人将其说出来了。

    李敬业垂头丧气地走过长安西市,将自己预备带往辽东的长安美食和其他器物给打了个包,因自己手里拿不下,

    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塞到了身边同行的好友手中。

    尉迟循毓接过去的时候,惊觉其中重量不小,险些脚步一个踉跄。

    李敬业的脸色顿时由阴转晴“亏你还是尉迟老将军的孙子,就只有这样的体力怎么行。就算真如你去年所说,想要效仿王玄策出使各国,干出那等一人灭一国的丰功伟业,也得有些扎实的本事吧”

    “起码”他拍了拍自己的腿,得意地说道,“下盘得再坚实一点。”

    尉迟循毓轻笑了一声,“怎么,你是要拉上我跟你一起去砍树不成”

    李敬业“”

    尉迟循毓一点也没给好友以反击的机会,已继续说了下去“我说你也是怪有意思的,元月初一那天从城外军营回来,就满腔热忱地表示,自己还要再多为将来的参军机会拼一把,结果你祖父将你从家中赶出来得稍微早了些,你便这么一派垂头丧气的样子,活像是又对自己的决定后悔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有什么好后悔的。”李敬业死鸭子嘴硬地挺起了胸膛,“我不是觉得去辽东要吃苦,又觉得安定公主这个上司有点可怕,只是有些舍不得长安城中的好东西。你又不是不知道,我这人嘴挑得很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觉得你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。”尉迟循毓掂了掂手中包裹的重量,觉得李敬业能下意识地给自己准备这么多东西,好像已足够说明他意图在辽东待的时间了,不由在心中轻啧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安定公主在长安西市附近买了地,准备在此地筹建四海行会,其中有商贸驻地,应当会长期与辽东有往来。所以我若是你,等回到辽东之后就去问清楚,到底在辽东那头是由谁负责此事,到时候你也不必因委托朝集使送信被你祖父责备了,还能趁机找到采购的路子,让自己过得舒坦一点。”

    李敬业脚步一顿,狐疑地朝着尉迟循毓看去“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”

    就连陛下因麟德改元,意图将宫女遣放出宫削减开支,并以正式命令下达,都是这几日之间才发生的情况。

    安定公主有意将自己的钱财用于资助这些被遣放出宫的宫人,在当前知道的人也不多。

    更别说是从尉迟循毓口中说出的四海行会

    这事就连李敬业这个得算半个下属的人都还不知道呢。

    尉迟循毓答道“她买的地就在我家对面,我还能不知道那头开始推平清虚观旧址的时候,还因动静过于吵闹登门来道歉过,不过我没阎大匠那本事,竟是直接上门去帮忙一起规划行会布局了,最多就是去看个热闹。”

    “阎大匠怎么也掺和进这事里来了”李敬业茫然。

    尉迟循毓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而是反问道“我去年就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,你还不相信,从去年到今年的种种,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吗”

    李敬业“”

    按照尉迟循毓的意思,莫非这是因为吐蕃战事的缘故,连阎立本这个专门负责将人给画进凌烟阁的,都觉得安定公主一年比

    一年地更有前途

    尉迟循毓已继续说了下去“我既是雍王的从吏,便没你这般潇洒自在,还能以这等方式在辽东历练长进,好在如今倒是多了个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安定公主直接在这丰邑坊买下了二百多亩地,不像是只将这里当做个寻常的安顿人手之地。你看,倘若这四海行会在随后能有她在统兵上成就的一半,我家这地方也能随之获利了。”

    尉迟循毓说到此地不由目光微动。

    他跟李敬业说,他是个长安城里的闲人,他叔叔尉迟窥基还是个跟随玄奘法师出家的方外之人,他祖父在长安城中求仙问道一般清修地过了十几年,避开了大唐先后两任帝王交接的政治风云,也以病逝为善终的结局

    但这与其说是真要让子孙就此安分做人,免于祸端,还不如说,这是要为尉迟家积蓄实力,为子孙铺好前路

    “房谋杜断”的房玄龄与杜如晦,其后人都因谋反案遭到了波及,程知节在进攻阿史那贺鲁的战事中晚节不保,反倒是尉迟家虽无明显的晋升,却也全族得保。

    眼下皇后临朝,公主得势,这又是否是他的机会呢

    他不相信阎立本插手四海行会的建设,会真的只是因为对那几个回纥人的规划设计看不过眼,反而更像是一出示好。

    那么他也从中沾一沾光,好像就不奇怪了对吧

    “你要这么说的话,会显得我今日出来的表现很不识好歹”李敬业低声吐槽,又忽然抬高了音调,“算了,就这样吧”

    他拍了拍自己已经基本上清空了的荷包,“走去我府上小酌一杯,就权当是为我送行了。最迟还有个三天我就启程了,年节期间的走动太多,届时未必还能顺利约到你,能不能碰上就看天意好了。”

    尉迟循毓神色一松“你能这样想就好了,否则我怕你继续臭着这么一张脸,在辽东那地方容易挨打。”

    两人对视了一眼,顿时各自笑了出来。

    但当二人扛着包袱自长安西市折返之时,又忽然勒马止步,彼此对视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闪过的思量之色。

    只因在他们的视线之中,一列装束尤其特殊的队伍自长安西门入内,越过西市后朝着皇城方向而来。在另一头,同文寺鸿胪寺的接引使者早已候在皇城之外,将他们迎接入内,随后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之中。

    这样特殊的场景,大概很难不将人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,也让这两人都有好一瞬没开口。

    直到眼见礼宾也已收队入内,李敬业方才指了指那头,问道“那是突厥人”

    若是光看来人的面容,他可能还不敢这么确定是突厥、回纥又或者是什么其他胡种,好在有衣着能让他从旁判断一二。

    只是,这个时候,怎么会有这样一队突厥使臣到长安来呢

    西突厥朱邪部因吐蕃插手战局的缘故反叛大唐,继往绝可汗因自己的野心被杀,纵然西域战事大局已定,却还有不少小范围的动乱。

    按照李敬业的猜测,就算随后西突厥其余各部要表现对于大唐的效忠前来朝见,也得等到伊丽道驻兵的两位将军班师之后再说。

    可眼下既然还没听说这样的消息,那便不应该会有被接待的突厥部落使者才对。

    尉迟循毓思索了一瞬,答道“或许不是西突厥,而是东突厥”

    隋文帝开皇三年,如日中天的突厥汗国分裂,西突厥汗国成立,在永徽年间给大唐带来不小麻烦的阿史那贺鲁,投降于大唐的阿史那弥射,便都是西突厥汗国的成员。

    而东突厥距离中原更近,就在朔方以北,则先因汗国分裂遭到了隋文帝远交近攻的分化手段,后被大唐攻破,隋朝义成公主被杀,颉利可汗投降被押解到长安,东突厥自此势力大衰。

    再后来,受命进攻东突厥的大唐名将李靖将东突厥残部数百帐迁移到了云中,以突厥贵族阿史德氏为首领,在太宗皇帝的诏令之下,由瀚海都督府统辖此地。

    但因瀚海都督府还需节制漠北突厥、回纥散部,管理漠南突厥多有不便,便将其在去年重新划分,将这部分投降后迁移过去的东突厥部落所在之地,命名为云中都护府。

    比起多有混战的西突厥,东突厥这边的动静确实要少得多,也最有可能在这等年节时候到访大唐。

    见尉迟循毓看着那头还在思虑之中,李敬业出声提醒道“你在这里看着墙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,还不如随我赶紧回府,我祖父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。”

    在抵达英国公府后二人便从李勣这里获知,尉迟循毓的猜测还当真没错。

    这一批前来大唐的,正是被安顿在云中都护府的东突厥人。

    这位东突厥首领走入蓬莱宫的时候,已是第二日的早朝之时。

    走过丹凤门后所见的情景,让阿史德契骨呆滞了许久,几乎忘记往前挪动脚步。

    在他的视线之中,陆续朝着蓬莱宫正殿朝见的大唐臣子尽数笼罩在朝阳之中,连带着的还有那座异常恢弘的大殿,构成了一幅当他身在草原之时绝不可能看到的场面。

    “叔父,你该往前了。”随行的年轻人提醒道。

    阿史德契骨这才如梦初醒,继续往前走去。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